記得當年,能升到到財務總監(jiān)的職位,與財務基礎管理真是有點關系,那就是從清理往來開始的。
考完注會去會計所做了兩年,覺得自己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,看到的都是表面問題,覺得沒什么前途。
后來進了家上市公司做財務,一年下來好像就學會了清理往來賬還主要是內部往來,加之抽查了大量的會計憑證。
從會計所到上市公司,不是很適應,又換了幾次工作。
新到一家公司,財務每周都要開會商量清理往來的事,次次沒有結果,都是嘴上說實際沒有行動。母子公司、子公司之間,各種多角債各種往來纏繞著,沒有人能搞明白更沒人愿意靜下心來對賬,大家都忙。
我那時候算是閑人一個,也有核對內部往來的經驗,索性把各個公司的內部往來明細賬都調過來,一筆一筆核對。
核對的過程中對各個公司的賬務都熟悉起來,該還款的還款,該調整的調整,很快處理完畢。
沒多久,公司遇到政府審計,只有我熟悉各個公司的財務情況,能說出個一二三來,被指定負責帶隊和審計組對接。
小會計就這樣遇到了可以升職的機會,不過當時并沒有升職的想法,因為,搞不好,說不定連工作都得丟了。
那是個誰都不看好的差事,有點冒險。我清理過內部往來,對各家公司的資金情況都比較熟悉,資金方面沒有太大問題,有些小問題提前改了應該沒什么大問題。
也就是那一年,需要處理一些問題,第一次到了上海,但看似棘手的問題,居然沒怎么費周折就解決了。
審計過程中,只要遇到疑問,我總是能很快拿出依據來,審計人員說你這好像是準備好的?說實話,我又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,只不過這些公司這些年的賬我是比較清楚(內部往來一遍遍清理處理,當然清楚了),就賬論賬,哪個財務人員都會。
沒有人敢接手做的工作,居然被小會計搞定了,最后審計下來沒有什么太嚴重的問題。順理成章,被升職做了財務總監(jiān)。
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被安排收各個子公司的財權,成立了集團性質的財務中心。收財權很成功,但引發(fā)了一系列的后遺癥,作為教訓,從此能不碰資金就不碰資金,當然,資金管理的流程還是要管要設計的。
看似平常的一個小小的內部往來清理,卻引發(fā)出這么多故事,這也是我沒有想到的。但我很清楚自己的性格,我這個人只有在公司遇到危機的時候才會有用,沒有危機的時候就會被邊緣化。
所以,要抓住在那個平臺的有限機會,深入地了解業(yè)務和市場,包括競爭對手的分析、產品定價、績效管理等等。當時可能有不少人以為我想做什么經營方面的副總經理,實際上,還真沒那想法,那時候一心在想等有機會了去北京或上海。